科研工作

THIS NAM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洙泗讲堂之郭华:14-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与乡村社会变迁

发布日期:2023-10-17    作者:     来源: 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     点击:

2023年10月14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教授,公司80级员工郭华做客“洙泗讲堂”,作了题为《14—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经理毛锐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山大学副董事长谢湜教授,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赵兴胜,副会长毛锐、魏凤莲、赵少峰,常务理事魏秀春、宋暖,理事李志刚、谭景玉、李传军,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师生,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科会科学院大学等9所省外高校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2所省内高校的48位本科学子,300余人共聚西校区音乐厅,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浓厚。

讲座伊始,郭华教授首先回顾了她80年入校以来到今天学校、学院的可喜变化,针对国内外关于近代英国教育问题的研究情况,郭教授指出研究丰富,但是对于乡村教育与农民教育的专门研究较少。其次,郭华教授提到有关近代农民受教育情况的材料记载与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认识不相符合。此外,英国工业革命、农业革命以及教育革命等一系列革命的发生使英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社会主体力量的农民受教育情况值得研究。同时强调,希望通过对14—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借鉴。随后,郭华教授分析了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的概念,引用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将农民划分为上层的约曼、中等农户和底层的雇工。

报告从四个方面对14—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与乡村社会变迁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是14—16世纪英国乡村教育条件的改善。郭华教授主要从宗教教育传统的延续、世俗教育的兴起和乡村学校数量的增加这三个方面展开。英国教育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唱诗班学校和歌祷堂学校为当地教区的儿童提供基本的知识教育,在宗教改革之前为乡村初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5世纪末,教俗两届出现了教育捐赠热潮,教会和世俗阶层捐资建立了大量免费文法学校,世俗教育兴起。这一时期英国各个郡的乡村学校数量十分可观,能够为当地的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

第二部分是14-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机会的扩大,乡村民众的子弟入学人数显著增加,读写能力普遍提升,说明他们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中世纪晚期农民受教育的权利逐渐得到保障,富裕农民在经济实力增长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文法学校,甚至大学教育,而此时普通农户和底层雇工接受基本读写和计算能力培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第三部分是农民教育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变迁。郭华教授从乡村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强调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个角度。农民通过教育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沟通能力,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参与宗教、商业活动、获得新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机会。民众能够阅读各类书籍,全民文化素养有所提高。接受过教育的乡绅、约曼、商人能够适应正在发展的民族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并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使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治理卓有成效。

第四部分是结论。郭华教授总结到14—16世纪英国乡村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社会变动之中的乡村民众迫切希望摆脱贫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为教育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基础和动力。英国能够顺利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乡村教育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毛锐教授总结并高度肯定了本次讲座,认为本次讲座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并衷心感谢郭华教授带来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郭华,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理事、全国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欧经济—社会史、英国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山东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曾获省级社科成果、教学成果等多项奖励。

编辑:张雪

审核:吴佩林 刘贤贤


上一条:曲师大委字[2018]7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学术会...
下一条:名家讲坛预告|郭华:14一16世纪英国农民教育与乡村社会...

关闭